2019年1-6月,TOP100房企的平均權益比例爲0.79,合約實現權益銷售40594.62億元,環比2019年1-5月增長31.65%,較1-5月的環比增幅微漲0.71%。
觀點指數 剛剛結束的上半年,房企陸續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全口徑銷售成績。雖然部分房企未能在年中實現正增長,但是從權益銷售數據來看,還是錄得不俗的表現。
2019年1-6月,TOP100房企的平均權益比例爲0.79,合約實現權益銷售40594.62億元,環比2019年1-5月增長31.65%,較1-5月的環比增幅微漲0.71%。
權益銷售金額環比增速較爲平緩,一方面是因爲隨著調控的深入,消費者更加理性,上半年整體銷售未能如期得到較大回暖,房企銷售節奏受到阻滯。另一方面,隨著小股操盤、合作及代建項目不斷入市,房企的權益銷售比例逐漸下降也會變得更加平常。
数据来源:觀點指數统计
細化來看,可以看到TOP100房企中大部分的權益比例都超過平均線0.79,並且不少房企的權益比例接近于1。在合作拿地、引入開發愈發頻繁的大環境下,要保持較高的權益比是比較難的,而這個數字恰恰反映的是企業比較真實的銷售業績,可以側面觀察企業鎖定利潤的能力。
数据来源:觀點指數统计
上圖將TOP100房企的權益比例做了歸類整理,可以看到,高于平均線0.79(包含0.79)的房企有49家,幾乎占了TOP100房企的一半,0.68-0.78之間的房企占比25%,數量僅次于第一個大梯隊。不過也需要注意到,有4家房企的權益銷售比例低于0.5,其中2家低于0.4。這些都是合作夥伴衆多或者代建業務占大頭的房企,自然權益銷售也被消減了。
其實,不可否認輕資産或者合作開發爲房企做大盤子提供了捷徑,但是回歸到利潤或者其他盈利指標上,確實是增收不增利的“買賣”。從上市企業的財務數據也可以看到,這些房企的營業收入增長速度遠高于歸母淨利潤,而少數股東錄得的淨利潤卻在逐年上升。
換個角度,則可以更加直觀的觀察到不同階梯房企的權益銷售比例。2019年1-6月全口徑銷售達到千億以上的房企,除了兩家以外,權益比例均低于0.9,個別低于0.7。
数据来源:觀點指數统计
而權益銷售比例等于1的房企,全口徑銷售基本處于100-200億元之間,也就是基本處于銷售排行的末端。這部分房企銷售體量較小,引入合作的優勢相對短缺,另一方面引入合作方,也會瓜分本就“微薄”的利潤。
從上圖來看,全口徑銷售超過3000億元的房企,平均權益比例爲0.68,在所有階梯中是最低的。銷售金額2000-3000億元的房企平均權益銷售比爲0.78,1000-2000億級別房企的平均權益銷售比例爲0.77。如上文所述,權益比例最高的是全口徑銷售爲100-200億級別的房企,權益比例達到0.86,比第一梯隊高0.18。
隨著企業拿地壓力與日俱增,以及對于規模的一定要求,我們預計TOP100房企的平均權益比例至年末還會下降,未來一段時間內,則會平穩下行。
審校:歐陽穎